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亲历稿费六十年一个文学爱好者的酸甜苦辣(5)

来源:新闻爱好者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7-08

【作者】: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:
【摘要】:我首先想到的是,要赶快先给正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家中寄些钱。 扣除了必需的还债钱,留了下学期开学交的书籍费、买参考书等种种支出,还想到稿费不

我首先想到的是,要赶快先给正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家中寄些钱。

扣除了必需的还债钱,留了下学期开学交的书籍费、买参考书等种种支出,还想到稿费不是工资,下一次的稿费还不知在哪里,也得留一些备用钱,以维持日常最低标准的生活开销 (顺便说一句,自得到这笔数字颇大的稿费后,我就放弃了每月的2元助学金)。这样,一算再算反复算了后,给家中寄了20元,同时写了一封信,告诉他们,这是我刚挣到的稿费。

乡邮员把我的汇款单送到我的农村家中时,母亲以为送错了。乡邮员笑着说:“汇单上明明白白地写着,是你的儿子从扬州寄来的,怎么会错呢。呶,这里还有一封信呢。”

父亲戴上老花镜,把信一字一字读给母亲听,母亲弄清楚这笔钱的来源后,激动得半天不知说什么好。她对父亲说:“儿子一个人在扬州读书,平常总有一些小开销,他难得挣到这一笔大钱,就是给我们寄点欢喜钱,也不该寄20元啊,多了,多了。”

当时,家中正穷困得揭不开锅,接到这20元钱,真像老百姓说的,好像走路跌跤,拾到一个金元宝。母亲并没有立即去乡邮政所取钱,她想把汇款单留着,甚至永远留着。她对邻居说:“看到这汇款单,就像看到儿子的一颗心啊”。乡邮员三天来一次,看到母亲还没去取款,劝她:“大奶奶,现在还是活命要紧呢,快去把钱取回来救急吧。”……

我给家中寄稿费的事,很快在村中传开了,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稿费,以为我已经参加工作当干部拿工资了。不断有人来问母亲,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,自然心中充满了欢喜。她说:“现在人人缺钱,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。可怜我家老大,他一人在外,除了吃饭不要钱,就连买张草纸都要花钱。我们现在没法支持他一分钱,他自己好不容易花费心血写了篇文章,难得拿到一点稿费,却恨不得都寄给我们,我们真是又欢喜又难过啊。”

后来我知道母亲说的这些话后,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。母亲啊,你此生给我恩德无限,我只不过才给你寄20元,你却觉得这区区20元价值万千!

坦率地说,为了战胜贫穷、通过挣稿费度过后来史称的“三年困难时期”,对我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,却也是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。第一次从《萌芽》得到6.8元稿费后,让我萌生了挣稿费的念头,收到《上海文学》发给我的这笔数字不菲的稿费,则进一步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信心。可是,这稿费容易挣吗?当时报刊少,我是初涉文坛,加上平时学习紧张,写稿只能课余进行,向外投稿很大程度上也是靠碰运气。更重要的是,当时正强调又红又专,怎么可以为钱写作呢?一些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同学,不明白穷学生的苦处,也很可能把我的勤奋写作、即使不看成走白专道路、也容易认为我至少境界不高。

为了能实现自己心中暗定的这个实实在在的目标,我盘算了一下,每学期至少向外投稿6次以上,有一半刊用就是大幸。以后,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,稿件录用率缓缓上升,经济效益也让我暗喜。但还是不能对外说,也不能喜形于色。每学期快结束时,我比别人多一分忙碌,于复习迎考外,一定要写两篇稿件投出去,力争有一篇成功,否则,下学期的书籍费、零用钱等就无着落。我记得,三年级放寒假回家,我人在家中,心中却惦记着学期结束前投寄出的两篇稿件。那一天,实在忍不住了,就请弟弟跑一趟,到十里外的临泽镇文化站查报纸,看一看按常规应于近期在报纸上公布的两家杂志的目录中,有没有我的名字。我不敢自己去,怕万一看不到自己名字,我经受不住那种难以言述的失望。弟弟吃过早饭就上路了,下午,估计他快回来了,我就到村口等候。不一会,看到弟弟了,老远就听到他兴奋地喊:“哥!你的两篇文章都发表了!”

一篇是文艺随笔《也谈“诗贵创造”及其他》,发表在1962年第3期《新疆文学》;另一篇是《谈严阵短诗中的人物刻画》,发表在1962年第2期《安徽文学》。

室外寒风呼啸,冬意犹存,但这一天,我的全家人却感到微微的春天气息。母亲特地关照父亲到草荡边找渔民买了点鱼虾,自己到菜地上找了些蔬菜,烧了几个家常菜。这是近年来全家少有的一顿团聚,父母脸上都露出很久没有的笑容。

第二次,幸有稿费,我才成家安家

新时期到来后,曾经以为恢复稿费制度是梦想,但稿费很快得到恢复

1963年8月,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,按理说,有固定的每月50元的工资应该可以过上衣食无虞的日子,但因为我的父母年事已高,弟弟年少没有工作,全家都指望我一个人的工资,还是无法摆脱贫困的阴影。

文章来源:《新闻爱好者》 网址: http://www.xwahz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935.html

上一篇:二一八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下
下一篇:接受红色洗礼的精神家园

新闻爱好者投稿 |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| 新闻爱好者版面费 | 新闻爱好者论文发表 | 新闻爱好者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闻爱好者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